top of page

如果事情要改變,第一是自己要改變

我想,我這人唯一的優點應該是認份。

沒天生的網紅臉,肯定就得工作到半夜,沒甚麼好抱怨的。

沒賺的比別人多,肯定是自己不夠努力,沒甚麼好拿出來說嘴的。

事業遇到挫折,肯定是我哪邊方向不對,沒甚麼好靠北的。

沒遇到適合的對象,肯定是自己個性修的不夠,沒甚麼好嘰嘰歪歪的。

我想,唯有承認自己他媽的超級弱,未來才有機會他媽的變超強吧[捂脸]

Recent Posts

See All

讀了那麼多年聖賢書,我今天忽然開悟:原來古今中外所有的經典書籍講的全是同一個道理:做人必須先搞定自己,才能搞定別人。 比如《孫子兵法》裏說:“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意思是,真正會打仗的人,都是先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可戰勝的人,然後耐心等待敵人露出破綻。也就是說:我我們必須練好內功,待機而動。不失誤即爲戰神,以不變應萬變,恆強。 比如《道德經》裡說:“知人者智,自知

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脈,不是天賦,而是一個人堅韌不拔的能力。 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就說過,生存下來的也許不是最强大的生物,也不是最聰明的生物,而是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生物。 尼采,現代西方哲學最早的奠基人之一,曾說過一句格言——“凡殺不死我的,必將讓我更强大”。 這些學者先哲們所傳達的含義,都指向了一個與我們人生息息相關的因素——心理韌性。 那什麼是心理韌性呢? 「心理韌性」,就是從逆境、矛盾

一個社會的商業越發達,人們就會越焦慮。 因爲商業的本質,就是製造和販賣焦慮: 教育機構在製造升學焦慮 整形醫院在製造容貌焦慮 房產中介在製造買房焦慮 保健商家在製造健康焦慮 培訓機構在製造知識焦慮……等等 未來的商業一定會越來越發達,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因此作爲一個普通人,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焦慮,這也是大勢所趨。 焦慮到一定程度就是精神問題,比如抑鬱……未來人們的精神問題才是最普遍的問題。 這還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