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馬歆Cyndi

《樊登讀書》 梁漱溟先生講孔孟

薦 語

一部《論語》,中國人讀了幾千年。雖篇幅不大,語言亦不算艱澀,但是讀起來並不容易。儘管自古以來,解釋之作很多,但往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難於抉擇。

梁漱溟先生將《論語》的精髓歸納為十四個態度,給了我們學習《論語》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如果我們以這十四個態度為導向去重讀《論語》,將其歸類,那我们必將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與收獲。

梁漱溟先生提出的十四個態度,讓我们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孔子的偉大,在於他為我们思考了幾乎所有人生苦惱和問題,給了我們盡量恰當的答案。而孔子對生活的態度,時至今日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給人温暖的力量,指導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所以真心推薦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能因此獲益!

作 者 簡 介

梁漱溟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並取得可以借鑒的經驗。一生著述碩果頗豐,存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中國人》、《讀書與做人》與《人心與人生》等。

 

精 華 解 讀

以下内容為《梁漱溟先生講孔孟》一書精華解讀,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歡迎分享,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目 錄

引言

一、前記

二、孔子的態度

三、孟子

正 文

引言

我們講過有兩本關於孔夫子的書了,一本是旅美大學者倪培民先生所著《孔子,人能弘道》,另一本是鮑鵬山先生講的自己所著的《孔子如來》,今天這本則是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大儒”的梁漱溟先生,他的弟子根據先生的言論整理而成。我們有必要在每年的50本中,花三本書來講孔子嗎?

有!我們一位書友鄭杰在《孔子,人能弘道》的留言中寫到,他在十幾年前曾和4歲不到的妹妹參拜孔廟,小丫頭說了一句理解最到位的話:“孔子是天下最大最大的老師!”說得太棒了!儒學是我們的民族文化之本,孔孟精神是我們安身立命所在。

孔子的學說思想集中於《論語》,區區5000餘字,但年代久遠,意蘊無窮,一個表達往往有多種解釋,自己讀來,即使是古文學素養深厚者,恐怕也不得要領。所以我們大家在翻開《論語》時,也常常覺得無處下嘴。

梁漱溟先生圍繞《論語》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將儒家思想解釋為十三個方面:仁、樂、訥言敏行、看自己、看當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非刑罰、禮樂、孝弟、不遷怒不貳過、天命,逐一講解,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同時,還結合中國現時的思想及西方思想,談了新時期對儒家思想的再審視、再理解。大家之筆,盡是神來之處,寥寥十萬字把一個“儒”字解釋得淋漓盡致,讀來不禁為之拍案!

一、前記

在講孔子的態度之前,梁漱溟先生先從命名、範圍、取材、方法和孔家思想之來歷五個方面來講原因。

命名:梁漱溟先生認為生活亦學問,我們不能離開生活而空談學問,所以《孔學史》較妥當,但因在教室講學,所以就用“孔家思想史”及“孔家哲學史”。

範圍:梁簌溟先生認為研究孔家思想者多如過江之鯽,只有見解獨特的代表人物,可講。其他的不另提。

取材:中國書籍浩如烟海,關於孔家的也多不可勝數,然則多爭議。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家思想,當然應選爭論較少的書籍。而《論語》則是關於孔家思想爭論較少的書。而且宋明之後,書籍大都可信,多可取材。

方法:若要講孔家思想,最重要的是要有極好的方法,就是要把觀念或理論的東西用事實去驗証出來。就像王陽明先生差不多完全是在生活上講自己的觀點,這樣許多問題就能解決了,講孔家思想也可以用這個方法。

孔家思想之來歷:關於孔子的思想有很多爭論,以清代著名學者章實斋為代表一方認為孔子是述而不作的,他的思想來自“堯舜禹湯文武至周公而集大成”;以康有為代表的一方則認為孔子的思想從前無所根據,乃孔子獨倡的。也許將二者結合起來更為合理。

二、孔子的態度

根據前文提到的材料或方法,我們現在第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學問究竟是什麼東西呢?《論語》有記載,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由此知道,從孔子幼年到老年,無論不惑、知天命等都是在說他的生活,他所謂的學問就是他的生活。如果我們徹底了解孔子的生活,那麼就很容易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了。而有人把董仲舒等人發展而成的“三綱五常”認為是孔子的主張,並加以批判,實是荒謬!

翻開《論語》,看到孔子並没有講許多理論,只是要别人去做事情。但我們可以從孔子的弟子去証實孔子的生活,也可以把《論語》零碎的東西,規劃整體。這樣我們可以找到孔子對待生活的十四個重要態度。掌握了這十四個態度,基本上也就學到了《論語》的精髓。

 

一謂“仁”

仁是孔子最重要的觀念。梁漱溟先生認為,仁就是人原本的心,並以敏銳直覺流露於外。這種直覺,表示好惡,在當下給我們方向,所以,見到花就想接近,見到糞就避之不及。仁者的生活,就是人原來的生活,聽憑當下的直覺,不是學習理智,努力習慣的矯揉造作的生活。

孔子講仁,分為問仁、親近仁人、仁極容易做、仁極難做、違仁、不仁六項。仁是真正生命的直覺,生命自己最合適的理,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表現為慈愛、柔嫩、真摯、敦厚、慎重等各種形式。

要使生命恰合乎自己生命之理,並不是難事,所以,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反過來說,要恰恰好,又實在很難。離了一絲一毫都算離了軌則,就成了違仁。而我們人的心,有不走原來天然路的可能。當我們見到一個可憐的人,心在當下,直覺想帮助他,這是自然的。但是習慣和理智,讓你有防備心,助人念頭擱置下來,仁心就被牽制。更有甚者,心著在别物上,根本看不見當下,這就是不自然的了,即真正的不仁。

我們的生活之亂,就在於追著心念走。心原是自然的,現在變成勉强的,到後來勉强反成自然,想要恢復最初安和泰然的樣子,反倒成了難能之事。

 
二謂“樂”

樂是孔子最昭著的態度。樂的態度在人的心境是安和自在。人們到達樂,通常有兩個途徑,一是向外面去找,不斷滿足欲求;一是取消欲求,從根本上取消問題。這兩條路都是有所依待的,孔子走的是無所依待之路,他認為,所謂的問題,可以不成問題。真正的樂者,是生機的活潑,即生機暢達,生機暢達具有兩條件,一是調和,一是新波瀾。普通人從賭博、看戲中求新,追求快樂。而儒家的生活,不需要去找樂子。樂在心上,人不要去找,放下找的时候便是樂。只有這樣,人才可以每時每刻感受到快樂。

孔子所言的四達德之一“仁者不憂”,仁者的生命是自己湧現出來的,不用外面去撥動。孔子誇讚顏回,說顏回最大的能力就是開心。哪怕是住在簡陋的小屋子裡,吃淡飯, 喝涼水,别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這些話是讚顏回生活的快樂,可知樂在孔學中的重要性。

梁先生認為樂有三種,一是與苦對應的樂;二是依賴於環境的樂;三是無條件的樂。而孔子的樂就是無條件的樂,無論貧富貴賤,一樣開心。



 
三謂“訥言敏行”

孔子在做事方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態度就是訥言敏行,也就是少說多做。孔子認為多言,“恐人陷於不仁”,所謂不仁者,就是對於許多事不覺得不安,此種狀況成為習慣就陷入了不仁。仁者是羞於說好聽的話,漫罵的話,不但說出來他覺得不安,就連聽此種話都覺不安。說出來,他並不覺得不安,實在是直覺麻痺,其心己死了。

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恐怕有人把好聽的話放在觀念上,而實際上並不這樣。孔子要人看自己,看當下。因為我們看高遠時,看生活時,看好行為時,而自己的行為卻未到。《論語》中有一句話“君子耻其言,而過其行”,也就是說的比做的多,這是讓君子很羞耻的一件事。所以孔子經常講一句話叫“巧言令色鮮矣仁”,如果一個人講話表情特别得諂媚,特别豐富,辭令特别華麗的,這種人能够達到仁的境界的不多。

而“力行近乎仁”一個人只要埋頭苦幹就接近仁的狀態了。這個世界從不會辜負一個默默努力的人,所以好好做一個訥言敏行的人吧!



 
四謂“看自己”

什麼叫做“看自己”呢?孔子曾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就是為了我自己的興趣或滿足一個好奇心所學,為人則是存了利益目的所學。可見這裡的為己是不自私,而為人则則是自私。為己就是我已忘形,不求利益;而為人則所行的是手段,而目的並不單純。又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就是君子有任何問題都在自身找原因,小人有什麼問題都在别人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去看自己。

子貢總给孔子提供批評案例:子貢喜歡評論别人,叫“子貢方人”。這事被孔子知道了以後,孔子評論了一句話,叫“夫我則不暇”,就是:至於我呀,就没這功夫去評論别人了。

我們平常在生活中,常常花大量的時間去評論别人,或我們無法掌控的事情,這只會增加我们的煩惱,浪費我們的時間。所以,我們大家還是努力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樣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五謂“看當下”

什麼是看當下呢?所謂當下即心,看當下就是心,在心那一個地方,盯住你的心。心是生活中的決定部分,可以說心與生活是不能分開的,而普通人的心卻總容易滑脱。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那一種嚴肅謹慎的樣子,都是描寫當時之心。就是當你出門的時候,你仿佛是要去見那些很重要的人一樣,時時刻刻保持你的心在這兒,不會心不在焉,一直注意對方的一言一行,所以心在當下即是仁。

看當下的態度,在一個方面即是心在生活中,同时在他方面,就是心不傾欹於外。也就是心在此,生活也在此。心情不在生活中,那便喪失了樂。由此看來,孔子的生活實在是極簡單的生活。心不傾欹於外,也就是其心無他。老實人與小孩的心真是無他,所以孔子的生活,看似高不可攀,其實只是小孩子和老實人的生活。如果你真能做到老實人和小孩的狀態,你就生活在了孔子這個乾乾淨淨看自己,看當下的狀態。



 
六謂“反宗教”

孔子是反宗教的,估計他老人家對他的儒教教宗的稱號也是不喜歡的。關於宗教孔子有兩句話:“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你就别瞎琢磨鬼神、生死的事情了,宗教與看當下的態度是相反的。梁漱溟先生認為所有的宗教都是來自於人的情志不安,很多人心中覺得痛苦,就會去找宗教來求得安慰。這實際上是將自己的私心無限放大,這不是孔子所提倡的態度。

顏回在孔子七十一歲的時候死了,孔子哭得難過。旁邊的人勸他,說夫子你哭得有點過分了。孔子說為什麼不能為這樣的人哭呢?孔子真的是非常難過,後來顏回的父親對孔子說,我們家窮,没有棺槨,您能不能把您的馬車給賣了,給顏回做一副好棺槨。孔子這時候一邊哭一邊說,我要跟這些大夫們來交往,出們不能没車。出門没車,這是一個不合乎禮制的事。

所以你看孔子的分寸是非常明確的,雖然痛苦,但不做過分的事。他的這個痛苦是可以停止的,不會讓自己的生活,沉溺下去拔不出來的。


 
七謂“毋意必固我”

孔子毋意必固我的態度,其實也可以叫做“四毋”,孔子的學生說孔子有四件事是從來不做的,這四件事分别是毋意、毋必、毋固和毋我

毋意,就是别瞎猜。

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煩惱其實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因為我們喜歡去推理、臆測,比如:他今天看我的眼神不對,是討厭我嗎?桌上的零錢不見了,是不是女兒拿去買漫畫了?大家想想,你是不是也曾被别人推理過呢?出現這種情況你會覺得委屈、難過吗?

孔子被困於陳蔡時,他的學生輪流做飯。輪到顏回做飯時,有學生告訴孔子說顏回偷吃,孔子不相信,於是就問子路,子路說顏回確實偷吃了,孔子就有點兒相信了。後來孔子把顏回叫過來,詢問顏回,顏回說是這麼回事,我煮飯時不小心把米粒掉在地上,髒了,我就把這些米撿起來吃了,所以今天的飯我就不吃了。

因為大家的臆測,品行優秀的回竟被誤認為是偷吃的人。在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臆測,在對我們自身造成困擾的同時,也困擾了他人。所以在事情没有定論之前,不要調動自己的情緒,調動情緒就意味著你離開了“看當下”的狀態。

毋必,就是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須按固定的模式來做。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他認為“言必信行必果”是一個非常低的修為,能做到這一點,也只能說這個人還算是不錯的小人。因為事情總是變化的,如果堅持用一個固定的套路去面對任何問題,效果可想而知。

毋必就是要通權達變,根據事情此時此刻的狀態,來調整我們在當下的狀態和做法。

毋固,就是不要固執己見。

如果一個人固執己見,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知道,不去學習,那麼他就很難進步。孔子就是一個經常調整學習,不斷進步的人。

孔子有位學生澹台灭明(字子羽),長得很醜,孔子就看不上他。澹台灭明往南遊學到吳地(即楚國)。跟從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學管理制度,影響甚大,是當時儒家在南方的一个非常有影響力的學派。其才幹和品德傳遍了各諸侯國。孔子聽到這些消息感慨地說:“我以貌取人,看錯了子羽”。你看,高明如孔子,一樣也有看錯人的時候,但關鍵是孔子並不固執己見,他會反省,甚至當面認錯。

一個人如果固執己見,他會失去了幸福的能力。因為他不想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也不想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需要學習和改進的,他缺乏好奇心。所以他的苦難就會變得越來越多,因为他只能用固有的資源去應對不斷增加的苦難。所以,經常調整學習,認真聽取别人的意見,保持“毋固”的狀態,跟我們每個人的幸福都有莫大的關係。


毋我,就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做任何事都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就根本感受不到别人看個問題的感覺。我們與他人的矛盾,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大家看事情的角度不同。

當一個人處於意必固我的狀態時,就會覺得只有自己體會到的才是真切的,别人體會到的他感受不到;只有我相信的事物是真的,而你相信的事物我並不信。這種顯而易見的分别心就會给人帶來很多痛苦。所以只有當你能夠做到毋意必固我的時候,你才能減少心中的痛苦。總的來說,毋意必固我其實就是一種在自然心理下的和樂生活狀態。

 

八謂“非功利”

非功利的態度在《論語》上有兩句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放於利而行,多怨”。君子做事是非功利的,他做事不問對社會有没有幫助,對他人有没有幫助。而小人往往是功利的,做任何事情想到的都是利益。

譬如蓋房子是為了住,“住”的功能就是利益。但是在住進去之前還有一個建造的過程,對於功利的人來說,這個建造的過程就是無用的,完全成了住房那一段生活的附属,那麼建房這整件事情就没什麼樂趣了。如果你追求功利,而把一件事情割裂開來,你就失去了生活的樂趣!

可見,非功利的生活是憑借趣味,依靠直接和内心的良知。功利的態度则是靠理智计较,重品质,重数量,这些都可以计算出来。比如墨子所提的非乐、节葬、短丧的态度,就是功利,表面看来这是节约,但过度提倡,只重形式,就是丧失了人性的生趣。

事事追求功利最大的問題,就是失去了當下生活的樂趣,喪失了人的好的行為。如果一個人覺得生活没有生趣,就可能會做出一些始料未及的大事,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而讓人喪失生趣的恰恰是“算帳”,也就是事事追求功利的態度。而一個人好的行為,如尊敬長輩、疼愛幼小、拾金不昧等往往取決於一個人的和樂心理。而失掉和樂,也就是功利盛行的時候。

 

九謂“非刑罰”

《論語》中讲非刑罚的地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话是“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拿法律刑罚去治理社会,百姓只求不犯罪,但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礼制引导百姓,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还有归服之心。

拿法律刑罚去统御社会,实际上是把人生建立在计较厉害的心理上,建立在不正当的功利态度上,结果却使人心理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法律所凭借的不过是大家的计较心,这样的方法会一直适用吗?因为在法律统御下的社会生活,人的心理根本破坏了那个在协作共赢生活所需要的心理。只有提高了人格,靠人类社会的本能,靠着情感、靠着没有分别心、不计较算账的心理才能过上如彼的生活。从情感的活动,融合了人我,走尚情谊,尚礼让,不计较的路——这便是中国人之风。

刑赏会摧残人格,诱导恶劣心理,在以前的环境或许不得不用,但在以后则不得不废。

法治是一个社会必经的过程,却不是终极目标。等大家都有了法治的观念后,就可以靠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


 

十謂“禮樂”

礼是什么呢?我们很多人对礼都有疑问,比如:

1. 礼的仪节仿佛是着重外面的形式;

2. 礼是作为客观道理去秉持循由;

3. 礼似乎是人为而非天理;

4. 礼与冲动问题如何调解;

5. 礼是率真吗?

那么礼究竟是什么呢?回答大家的疑问就是:礼是自然的,是天理,不是人为,不过有人为的嫌疑。其实,礼即是人情的自然要求,并不是人情外的假形式,比如我们分宾主、分长幼都是情的自然要求。人有情便好,而不在于许多繁文缛节,只要是你发自真性情的礼,率真、质朴都是一个真的礼。如果这个真性情被扭曲了,那么这个礼就是假的。

叶公向孔子说我们这儿的人都很正直,如果一个爸爸偷了别人的羊,他的儿子就会出来作证。孔子笑了,说我们那儿不一样,如果爸爸偷了羊,儿子就会替爸爸隐瞒。这叫“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曲中矣。”这一点非常符合人伦情理,并在我国的新刑法中也得到了体现,法律不再要求直系亲属出来指证亲属的犯罪行为。

孔子认为那些不合乎人情、巧言令色都不是礼。孔子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满面的谄媚,那个恭敬的程度让人觉得令人发指,让人没法接受。左丘明认为这样不好,孔子也觉得这样不像话。所以孔子讲的礼都是合适的礼,他不希望我们大家做一些奇怪的礼,礼是合乎人性的,合乎人发自本心的活泼的当下的东西。所以这是礼乐的教化,礼乐的教化是一个很高级的教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教化实际上是通过礼乐来完成的。



 


十一谓“孝悌”

孝悌同礼乐一样,都是由内部灵活、自然的心理逐渐外化,最后成为非常有势力的社会教条。我们所谓孝悌,仿佛也成了礼教固定的教条。其实,孝悌本身并没有错,它是生命里自然的心情。等它成为礼教,大家就忘其本源了。忘了孝悌本身,是对你身边的人好,是发自内心地爱他们,你的内心是柔软的活泼的,而仅仅把孝悌当成冰冷的教条。 所谓孝悌这个心,就是人伦之间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那个Tenderness柔嫩和乐的心。 有人问孝于孔子,孔夫子讲“色难”,“色难”就是孝。什么叫色难?就是你跟你的父母说话的时候,你的表情是不是和颜悦色。至于犬和马 ,咱们都能养活它。你对父母没有尊敬的心理,那同对待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儒家特别注重孝悌,因为我们有好的心理,自然能发现好的生活,许多好的生活与我们最亲近的人,也就是我们父母兄弟有关。如果对最亲近的人、最当下的事情都不曾弄好,其他的事情就难说了。所以人的生活,还是应该以孝悌为开端。

 
十二、十三謂“不遷怒,不貳過”

孔子夸弟子颜回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简单地说就是颜回能做到不迁怒别人,知错能改,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什么是不迁怒呢?梁漱溟先生说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于好人能更长时间发出内心的喜悦,而坏人在这方面就要少很多。但是一个好人有时也没有表现出好的状态,也有可能会出错,连孔子也怒过,骂过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所以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迁怒就是把自己的痛苦转嫁给别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老板撞伤了。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其坏情绪来自哪儿——迁怒!

虽然我们知道这样不对,但很少有人能避免这件事,可以说不迁怒是最“好学”的表现了。不贰过则正与“好学”两字相称,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过,一是改过。

其实,“不迁怒”和“不贰过”这两者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你做错一件事,首先你要知道“过”,知道“过”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过”是什么呢? 过就是松懈了。一个人一旦一松懈 ,就会犯错。“不贰过”就意味着不懈,又重新觉醒,所以不懈就是继续觉醒的状态。因此“不迁怒,不贰过”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修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十四謂“天命”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聖人之言、畏大人。那麼其中的天命指的又是什麼呢?

天命是宇宙大的流行趨勢,是已定的,但只有一點是未定的,就是你當下的想法。要想有所成就,不能無憑借,不能不要緣法,所以外面的的條件也很重要。外面的局面似乎有两面,一为顺的好机缘,一为逆的不好机缘。故当下之念虽未定,但其结果总是被决定。如求学不求学,这不是天命,但成功不成功,则是一个被决定的,因为需要外面的条件。所以为不为在自己,而成不成则在天。但是如果你平时无所作为,还说听天由命,实际上是懒惰苟且,根本不能叫做听天由命。

总之,须了解天命,是非必然非偶然的意思;须了解普通所谓听天由命不是知天命,虽成功不成功在天,而为不为则在我,我们要发动才会有被决定。若根本不为,何来的被决定?真正的听天由命,就是尽自己力量去拼搏的人。做真正听天命的人,就是最尽自己心力的人。


 

三、孟子 关于孟子的议论有很多,我们一般把它分为四部分:政治、态度、心理观察、生活之功夫。 虽然分成四部分,但并不是说孟子与孔子是不同的。相反,可以说是更相同。因为孟子把原来儒家的意思加以演绎、引申,使儒家的态度更为显然,色彩更为鲜明,如孟子因时代变化而提出性善之说、王道之说等。其实这些态度都是儒家原来所有的,孟子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推绎。所以从孔子到孟子,态度实更为鲜明,但对孔子的态度也并没有变化。 四、結 語 梁漱溟先生将《論語》的精髓归纳为十四个態度,給了我們學習《論語》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我们以这十四个态度为导向去重读《論語》,将其归类,那我们必将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与收获。 梁漱溟先生提出的十四個態度,讓我们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孔子的偉大,在於他為我們思考了幾乎所有人生苦惱和問題,給了我們盡量恰當的答案。而孔子對生活的態度,時至今日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給人溫暖的力量,指導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所以真心推薦給大家,希望更多的人能因此獲益!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