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未來只有兩種方式能賺錢,你選哪一種?

Updated: Sep 29, 2020



《國富論》裡有個觀點:利潤降低不是商業衰退的結果,恰恰相反,這是商業繁榮的必然結果。


隨著商業的繁榮,未來無論做什麼,門檻都會越來越低,比如開直播/做短視頻/擺地攤等等,未來是人人都可以有商舖/有產品/出作品的時代,這也是社會越來越公平的表現。


同樣的商品/服務/作品,只要你還有利潤存在,一定會有商家賣得比你更便宜;或者一定有平台誕生,上面的東西更優惠。而且消費者比價會越來越方便,永遠都是全網最低價最受歡迎,這時就會有人低價搶市場,或者賠本賺吆喝,那麼你該怎麼辦?


因此,未來的競爭會越來越充分,而當競爭絕對充分的時候,一切利潤都會無限接近於0,甚至是負利潤的。


因此賺錢越來越難,是商業繁榮的必然結果。


那麼今後商家該靠什麼掙錢?


第一:消費大數據


今後單純依靠產品和服務很難再賺到錢,必須依靠“消費數據”才能賺到錢。


什麼是消費數據呢?


比如用戶信息,會員數量,粉絲等等。誰掌握了大量消費數據,誰掌握了主動權。


如今越來越多的商家會都在用低價比商品為誘餌,去掌握更多消費數據,當用戶累計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產生盈利模式,比如小米就是這樣的公司:


首先小米本身的產品性價比都很高,而是設計感非常符合現代人的品味,最關鍵的是小米根本就不靠產品掙錢,它的產品只是一個鏈接,是小米用來鏈接消費者的,當著幾千萬消費者被鏈接起來之後,就組建了一個生態系统,也就是消費大數據,這才是小米最值錢的財富,也衍生了很多盈利模式。


最近很火的超市——好市多(Costco)也是這種模式,為什麼Costco越來越火,而沃爾瑪/家樂福/樂購這種傳統大型超市都在先後退出中國市場?因為Costco表面上是在經營產品,其實是在經營會員。它的利潤機會是來自它的會員費,美國有8300萬家庭,幾乎90%以上的美國家庭都必備一張Costco的會員卡,每年光會員费就賺了上百億。


再比如很多書店已经不再靠賣書掙錢了,反而開始帶領大家開讀書會了,你只要繳納幾百塊會員費,就送你幾本書,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因為把人聚集在一起了,從而還能衍生出更多的商業模式。


還有,現在很多4S店早就不靠賣車賺錢了,而是靠保險/保養/維護/改裝/車主活動等等掙錢;很多美容店的產品也都是免費送了,但是你要成為他們會員才行。


也就是說,雖然商家前端的產品没有利潤了,但是商家卻務靠後端的服务賺錢了,這也是利潤的後延,可以稱為商業上的“延遲滿足”



隨著社會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未來會有很多商家會用低利潤(甚至0利潤/負利潤)的產品去交換“消費數據”,吸引大家聚集而來,然後靠經營這些龐大的用戶去賺錢,因为未來最值錢的東西就是“消費大數據”。


可喜的是:未來越來越多的產品都是0利潤或者是免費提供的,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按需分配,隨著物質的豐富,我們一定能進入這個狀態。


可悲的是:未來只有“平台型企業”和“頭部企業”才能占有這些“消費大數據”,才能賺到大錢,而普通的商家賺錢將越來越難,因為“消費數據”都集中到了平台或頭部企業手裡,商家自己掌握的“消費數據”(自己的消費者/會員等等),這在平台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平台和頭部企業依靠掌握的消費大數據,可以精準的洞察每個人的行為軌跡/消費傾向/特徵/需求等等,牢牢占據商業和財富的制高點,未來財富將越來越多的往平台和頭部企業手裡集中。


那麼,除了“消費大數據”之外,還有其它賺錢方式嗎?

有!


那就是“供應鏈金融”!


第二:供應鏈金融


什麼是供應鏈金融?


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就是面向大眾提供金融產品,讓大家一邊在平台上借貸,一邊在平台上消費。


比如像阿里巴巴/美團這種互聯網巨頭,早就在佈局供應鏈金融了,它們既有面對大眾消費者(C端)的金融產品,比如支付寶的花唄/借唄。美團的新功能“月付”,也有面對商家(B端)的金融產品等等,滴滴/神州這種也有自己的金融產品了,比如先充值再打車(給你一定優惠),這使大家的現金流被它們控制。


對傳統企業來說,就是把下游經銷商的現金流把控住,實行押金和預繳,你如果周轉不來我來幫你,但是你要付利息給我,中國很多家電巨頭都在做“供應鏈金融”,但是這就導致本來就利潤微薄的下游商家們,純利潤更低了。


我們必須看到一個趨勢:未來只有金融,甚至是供應鏈金融才能掙到錢。任何企業和人都很難再靠某種產品本身賺錢,因為未來的生產也是全開放式的,你能生產出來某種產品,就有人會以跟更低的價格生產出來,然後賣的更便宜,必須縱向佈局供應鏈,鎖住你的群體,才能建立壁壘。


可嘆的是,未來也只有平台企業和頭部企業能組建供應鏈金融,普通商家只能占有其中一兩個環節,根本無法構建自己的供應鏈金融。


很多網紅看上去有幾百萬粉絲,其實賺不到幾個錢。因為她們掌握不到產品供應鏈,更不可能佈局供應鏈金融。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趨勢:互聯網越發達,財富越往大企業手裡集中,這是歷史的必然。


看看如今的情形吧:在各行各業,“平台效應”和“頭部效應”都越來越明顯,只有排名前二的公司才能掙到錢,而且這兩家公司的業務模式互相補充,這叫數一數二,不三不四。


在傳統互聯網時代(BAT時代),還可以有很多依附在上面的公司,比如天猫上有很多營業額過億的店舖,微信/微博上有很多大V等等。


但如今互聯網已經步入了“算法時代”,在算法時代,只有平台才能掙到錢,那些所謂的網红/商家,其實都被平台牢牢卡住脖子,主動權很小。


舉個例子:包括美團/滴滴/攜程等等這些平台,上面都有很多商家(個體戶),這些商家如果生意太好,平台就會變著法的提高佣金;當他們發現商家如果生意太慘淡了,就會變著法的給你補貼,讓你繼續生存下去。永遠只給你留一個一息尚存的機會,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前端時間抖音出了一條新政策:對於來源為第三方電商平台的商品鏈接,平台將對直播帶貨任務收取20%的平台服務費,這就相當於限制了網红,減少了她們的收入。


因此在“平台+個體”的算法時代,個體永遠只能賺到辛苦錢,只有極少數個體能成為行業標竿,比如李佳琦和薇亞這種,但是它們是平台打造的標竿,是偶然而不是必然,不具備可複製性。


算法越完善,頭部效應將越明顯,馬太效應越來越加劇,未來只有平台企業和頭部群企業才能賺到大錢。



第三:我們該怎麼辦?



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業成功的幾率越來越小:


1998年之前,創業成功的機率是50%,每一萬個人有5000個人能賺到錢;


1998年,互聯網產生了,創業成功的機率是20%,每一萬人有2000人能賺到錢;


2002年,淘寶誕生了,創業成功機率是10%,每一萬人有1000人能賺到錢;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開始,創業成功機率是5%,每1萬個人有500個人能賺到錢;


2018年,貿易戰開始了,創業成功機率是3%,每一萬個人有300個人能賺到錢;


2020年,疫情發生了,創業成功機率是1%,每一萬個人只有100個人能賺到錢。


也就是說:未來99%的人無論怎麼努力,只能賺到辛苦錢,這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


德鲁克有個觀點:未來要想讓人類繼續好好生存,成功的定義必須得修改。


的確是這樣,如果我們還是以賺錢多少定義成功,那麼99%以上的人都將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從而引發集體憂鬱和焦慮。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社會更加美好的一面:隨著平台企業的不斷崛起,它們未來必將被國家掌控,成為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一種工具。


怎麼維護社會秩序呢?因為平台實行的是“算法推薦”的機制,算法的本質就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才華,是各盡其才,各歸其位。算法會在無形中平衡每個人的收入,不會把資源都集中到某幾個人身上。


雖然今後絕大部分人只能賺到辛苦錢,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差距将越來越小,而且機會依然存在,並且是均等的,社會將越來越公平。


而且人與人之間的特徵差異會越來越大,因為未來每個人身上的標籤將更加清晰,未來人與人最大的區别不再是財富的區别,而是價值標籤的區别。比如,唱歌,跳舞,寫作,表演,科研,律師,醫生等等。這就是個體崛起,這是下一輪經濟大繁榮的根本驅動力。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未來的社會一定會越來越細分,每個人都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斷挖掘自己的價值,不用再互相干涉和强加。


我始終堅信:這個世界真正的好時代才剛剛開始。


bottom of page